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科协要闻

市科协举办2025年区域化农牧业科技资源创新转化培训班

来源:赤峰市科协 发布日期:2025-08-21 点击量: 0
字体:[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为扎实推进科技突围行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8月19日至20日,由赤峰市科协主办,宁城县科协与宁城县科协博士工作站承办的2025年区域化农牧业科技资源创新转化培训班举办。本次培训吸引了来自周边省市与旗县的养殖户、农牧业从业者、涉农企业骨干及相关部门人员120余人踊跃参与。

图片

培训班开班仪式由宁城县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李文瑞主持。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文辉,市农牧科学院党委书记程瑞宝,宁城县政协副主席朱会远出席本次开班仪式。文辉在致辞中强调,当前全市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粗放型向现代精准型转变的攻坚阶段,科技资源的创新转化能力,直接决定着产业竞争力的强弱与乡村振兴的成色。科技创新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举办培训班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实验室与田间地头的壁垒,让每一项技术突破都能转化为增产增收的实效,让每一份科研成果都能成为滋养乡村的养分。

图片

中国农业大学曾申明教授为学员们深入剖析了全球牛肉生产及市场现状,由大见小,进一步阐述了赤峰市肉牛产业的区位优势与不足,并给予了针对性选配、饲喂建议,更通过“良种奶牛胚胎移植后单产提升30%”的实际案例,让学员们直观感受到“科技育种”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图片

宁城畜牧研究所董军研究员则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提出牛羊养殖“降本、增效、提质、铸品牌”“科技草畜一体化”的闭环发展模式——从优质牧草的精准种植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从提高对科技新产品的认识到增效产品的实际应用,从饲料配方的科学配比到产品溯源体系的搭建,环环相扣的技术方案直指“养殖成本高、产品附加值低”的行业痛点,为构建绿色高效的产业生态提供了清晰路径。

图片

市农牧科学院王岩博士分享的蚯蚓高效养殖技术与应用,将蚯蚓品筛选、蚯蚓的生物学特性、蚯蚓养殖技术、蚯蚓经济价值以及高效的养殖模式进行了系统讲解。并以乌兰达坝苏木蚯蚓养殖为实例,深入剖析蚯蚓养殖产业对构建生态型循环种养模式的重要性,就投入产出经济效益进行全面梳理,以实际的生产效益,增强了学员们发展蚯蚓养殖产业的信心与决心。

图片

实地观摩环节则让科技成果从“纸上谈兵”变为“眼见为实”。在温海波肉牛高效养殖技术示范场、焦树峰草畜一体化牛羊养殖科技示范场,学员们亲眼目睹了用科学的自配全价精料降本模式饲养育肥牛羊,“生长阶段不同饲料配方不同”的精准饲喂体系;“生长体重不同饲料饲喂量不同”的精系化管理体系;“全价精料十草原复合苜蓿颗粒十草原复合牧草颗粒十增效科技新产品十玉米秸”五位一体降本增效提质优化配方。

在绿发农业蚯蚓有机肥应用成果转化示范园,王岩博士以设施蔬菜保育为重点,向大家讲解了“土壤-作物-病虫害”协同管理技术,获得了在场学员的一致好评与充分认可。让大家见证了科技与农牧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原来牛粪真能变成“金疙瘩”。以焦树峰为代表的部分养殖户纷纷向王岩博士表示:“什么时候来帮我们养蚯蚓啊?我们都有空地儿可以养。”

此次培训班聚焦肉牛、肉羊养殖与蚯蚓养殖两大产业,通过展示高效养殖新技术,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乡村,推动宁城县“菜、果、牛”优势产业与蚯蚓特色产业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以科技赋能助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